编者按 他们是不知疲倦的“超人”,有着一部昼夜不掉线的电话;他们是这个都会的调音师,过滤嘈杂,律动和弦,用自己的行动谱写出一曲感人的和谐交响!风雨无阻,无怨无悔,他们将全部留给热土一方的平安,日复一日上演着自己的“警员故事”。看·“枫警”系列,用笔头和镜头挖掘和记载他们的故事,本期带你看看万全镇派出所民警温评的故事。 谈起警员,不少人印象中更多的是警匪片里的惊险追逐和猛烈的枪战。
而现实中,离群众最近、与黎民最亲的莫过于社区民警,他们经常身兼多职,治安防范、调整纠纷、走村入户、倾听民声,而平阳县公安局万全镇派出所民警温评就是其中一员。 从警近20年来,万全镇派出所民警温评一直是社区住民平安的守护者,是老黎民身边的守护型“暖男”。 为民服务的“第一书记” 温评不仅是万全镇派出所社区民警,也是万全镇龙祥村的“第一书记”。从担任“第一书记”开始,温评总是隔几天就要去到龙祥村走访,除了本职事情以外,龙祥村的大事小事也都记在了他的条记本上。
今年4月,因为一条马路,让龙祥村村民和村里的企业主闹僵了。平阳县某矿石公司坐落于万全镇龙祥村,产出的石料供应着县里许多基建工程项目。
随着疫情渐趋稳定,公司正逐渐恢复生产,石料产出是跟上了,但运输却出了问题。原来,今年以来村里修水渠,公司前的马路被挖了一条深沟,使得大型工程车无法通过。 “这修路工期还很长,但县里的工程急等着石料用,这可怎么办?”得知此事后,温评立刻召集村两委开会,主动邀请了施工方与企业卖力人到场。
经由协调,村里与施工方协定先将部门关键路段赶工弄好,以后公路先挖一半施工,另外一半保持通行,等修好一半再换行。既解决了企业的通车难题,又不延长村里的工程建设,双方对此都很满足。 守护民安的“万船社”社长 万全镇原名叫“万船垟”,辖区河流纵横、水网密布,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。清澈的河水在浇灌着两岸的农作物的同时,也造成了宁静隐患,对当地不熟悉的外来人员容易发生落水事件。
为此,温评以联勤警务站为平台,召集辖区内的河流船主组建万船社,将船只逐一编号、定位,有人落水就能实时联动就近船只前往协助。 “警员同志,这边有人跳河自杀!”6月份某日深夜11点,温评在值班室接到一通求助电话,在驱车出警的同时,他马上联系了事发点四周的船主前往救援。待到达现场时,船主刚刚把这名轻生女子拉上岸。“温警官,她没什么危险,就是情绪有点激动,交给你了。
” 在温评的抚慰下,女子情绪逐渐平复,她告诉温评,因为疫情以来事情难找,家里经济难题,当晚她与丈夫发生争吵,一时想不开就想跳河,幸亏被过路群众看到并报警。经由温评的一番劝导,女子放弃了轻生的念头,回家与丈夫和洽。 据悉,万全镇“万船社”组建以来,温评常给船主们宣传水上宁静知识,群众在岸边宁静防范意识提高了,辖区内的溺水涉水事件少了,溺水死亡事件零发生。
新住民安居的“引路人” 近年来,随着万全镇工业经济生长,新住民人口数量也随之增加。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涌入给下层治理带来新的挑战,如何治理和服务好数量众多的“新万全人”成了温评的新课题。 “刚从老家过来,出租房里什么都没有,这可怎么过?”今年4月,一对四川籍伉俪俩返平务工,根据划定需要在出租房隔离14天,为了让他们能放心隔离,温评主动联系了村里的防疫义工队,为他们采购生活必须品。隔离竣事当天,伉俪俩出门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警务站谢谢温评和义工队的资助。
今年疫情期间,温评白昼到辖区的企业工厂推广安居码、宣传防疫知识,晚上就到员工宿舍走访观察、收集他们的难题,在一个多月内推动辖区3万多名外来人口安居码管理率达90%以上。 此外,温评还组建了警企调整同盟,五湖四海的老乡们都能找到组织,小矛盾小纠纷都能就地化解;进企业开展防诈骗知识讲座、建设防诈骗微信群,大家一起讨论学习,既守好了钱袋子也增进了警民情感。在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眼中,温评是他们在平阳安居的“引路人”。
本文来源:广东会-www.yujiabuluo.com